南阳市2017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提供了条件B.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发展与交流D.“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2、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A儒家、法家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D.法家、道家3、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创立了“天人感应”说,颠倒了大自然和精神的关系。他还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构建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体系,加强了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精神枷锁对人民的束缚。这实质上A.是为了儒家学说的发扬光大B.反映了儒家学说兼收并蓄、与时俱进C.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神圣不可侵犯D.为君主代表天意进行独裁统治提供理论根据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影响,作者认为其A.推动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B。促进了儒学的政治化C.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f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