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检测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右图是小王同学的听课笔记摘录。据此可以判断,该同学的学习内容是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洋务运动D.武昌起义2.“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里的“转折”是指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3.一部《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A.英法联军B.俄国C.美国D.日本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中俄《天津条约》D.中俄《改订条约》
5.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右图。此图不能说明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6.右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从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说法正确的是A.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B.洋务派筹建的北洋舰队
fC.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D.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7.“……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据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材料中的“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右图是法国画报封面,描绘的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议和”期间李鸿章被一队日本兵和一队俄国兵护送前往谈判地点时的情景。此次议和结果是
A.签订了《马关条约》B.签订了《北京条约》C.签订了《辛丑条约》D.签订了《南京条约》9.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0.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