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3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对点训练
1.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答案C解析李贽的思想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都具有启蒙意义,A项正确;两者都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B项正确;人文主义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李贽生活的时代,中国还没有出现新兴的资产阶级,C项不正确;两者都宣扬个性自由和思想解放,D项正确。2.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A.限制君权C.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作者对宰相作用的定位。材料反映了宰相的作用是劝谏君主,使其不会肆无忌惮,体现了作者限制君权的主张,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作者加强而非削弱相权的要求,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相关系,希望恢复传统政治制度,而非实行君主立宪制,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具体的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本题易错选B项,主要是没有正确把握作者对宰相作用的阐释。3.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此言论的是B.反对君主专制C.编纂《天下郡国利病书》D.多次拒绝清朝征召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顾炎武的思想。根据材料“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可知,顾炎武主张学习经世致用之学,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4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发挥市场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A.强调“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B.削弱相权D.废除三省六部制
f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王夫之的思想。题干信息“上禁之弗贵,……,则愈腾其贵”“上禁之勿贱,……,则愈益其贱”说明政府调控失去作用,说明要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故选B项。材料不强调农商关系,排除A;C项与材料意思相违;D项不是材料意思体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