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作者:张献英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年第12期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气温不断上升,增温幅度由南到北递增,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年代际波动较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即作物产量、品质、种植结构及病虫害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减缓和适应并重。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
在20世纪绿色革命时期,农业生产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现代要素投入及灌溉和化肥投入的增加,绿色革命使发展中国家的食物供给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将面临考验,这种考验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变得日益严峻。
农业生产是一个对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风速和大气CO2浓度的变化等)依赖程度很强的系统,因此,由于农业对气候条件的敏感性强,农业生产将大受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将会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生不利影响(BarriosSetal,2008)。近几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以及应对措施等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中国近年的气候变化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阐述,同时,探讨了由于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一、近年来我国的气候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温、降水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上。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近10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约为05~08℃(郑有飞等,2008),并且具有较明显的区域特征。降水变化比温度变化复杂得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西部、华南降水呈增加趋势,华北、东北和西北东部降水呈减少趋势(孙智辉等,2010)。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表现在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极端降水平均强度和极端降水值都有增强的趋势,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其次是夏季高温热浪增多。并且我国北方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华北地区近20多年来干旱不断加剧的形势十分严峻。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华北地区更是连年出现大旱(翟晓慧等,2011)。
根据气候模式预测结果,未来中国大部分地区温度仍会增高,温度升高的幅度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