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旅游资源调查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是旅游业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源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摸清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性质、分布、价值、存在环境、利用现状、开发条件等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并做出初步评价,从而为旅游产业定位和旅游项目的建设提供客观依据。
规划组在对芜湖市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获得大量调研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旅游局2003年5月1日最新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确定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旅游资源共分成8大主类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31种亚类、155种基本类型,对芜湖市旅游资源作如下分类和评价。
一、旅游资源调查
11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5种,基本类型全部37种。芜湖市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有亚类1种AA综合自然旅游地,基本类型1种,代表性单体资源6处表21。
主类亚类
A地文景景观
AA综合自然旅游

表21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基本类型代表性资源赭山神山四褐山
AAA山丘型旅游地
丫山花海石林
天门山赤铸山
基本特征
赭山在市区,安徽师大北侧,山色丹赤,故名。山中有广济寺、赭塔、滴翠轩、动物园等境景点。位于芜湖市东郊,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在市北12公里,临江屹立,海拔132米,山体近似锥形,是芜湖市的之制高点,其矶头深入江中,风景独好。山中林木茂盛,绿荫葱茏,山顶有南宋烽火台遗址。“褐山揽胜”是“芜湖十景”之一。位于长江南岸,芜湖市南陵县河湾镇内。丫山是我国长三角地区石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内石林,溶洞,瀑布,峡谷等众多景观融为一体,景色秀丽,有象形奇峰60余座,大小溶洞88处;也是中国风丹原产保护地域,著名的“牡丹之乡”;是一个旅游观光科考探险避暑疗养度假休闲的胜地。丫山花海石林属于省级风景名胜区。在市北郊长江畔,距市区约15公里,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文明天下。天门山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合称,其中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天门浪烟”为“芜湖十景”之一。位于市东北郊,与神山、火炉山、马鞍山连绵一体。赤铸山充满历史古韵,极富传奇色彩。“赤铸青峰”为“芜湖十景”之一。
12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6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