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分类:①国家债券、中央银行票据投资、政策性金融债券等直接划入正常类;②其他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投资,应根据债券存续期、发行人信用前景和信用等级等,按照风险分类法进行质量分类。分类时可将专业评级机构的债券评级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其分类标准如下:正常类:债券处于存续期内,评级高于BBB以上,或债券发行人经营正常,没有足够
6
f理由怀疑债券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类:债券评级高于BB以上,或债券发行人有能力偿还债券本息,但存在对偿还债券本息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以及没有债券评级的中央企业债券;次级类:债券处于存续期内,但债券评级低于B以下,或债券发行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以及没有债券评级的地方企业债券;或债券本金、分期付息债券欠息均逾期30天(含)以上;可疑类:债券到期后未能得到足额偿付,或者债券虽然处于存续期内,但已经宣布违约;或债券本金、分期付息债券欠息均逾期30天以上至2年(含)以内;损失类:债券融资方已经破产或虽未破产但已经关门停业的,且没有债券偿还能力以及融资行为存在严重法律瑕疵的债券投资;或由于债券发行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且债券投资款项逾期2年以上,确认无法收回。(2)对于以交易为目的、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根据分类时点证券市场收盘价格计算预计损失率(预计损失率(账面价值一公允价值)/账面价值*100)进行分类。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时,一般可划分为正常类。若公允价值呈不利变动趋势,可划分为关注类。预计损失率在30%(含)以内的,可划分为次级类。对已关闭、破产的金融机构或企业发行的债券,预计损失率在30一90%(含)之间的,划分为可疑类。预计损失率90以上的,划分为损失类。2、股权投资(1)对于可以获得股权市场公允价值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进行分类。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为:如存在活跃市场的,则其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其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正常类:公允价值高于投资的账面价值,没有影响股权投资的不利因素。关注类:公允价值虽高于投资的账面价值,但估计存在影响股权投资的不利因素。次级类:公允价值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股权投资存在一定风险,预计损失率在30(含)以内。可疑类:公允价值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股权投资存在较大风险,预计损失率在3090%(含)以内。损失类:公允价值低于投资的账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