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基础;形状与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螺纹的公差与配合。教学建议:采用课堂多媒体、云班课与实训室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占70,实验占20,平时成绩占10。
(4)工程力学(植入课程84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f教学目标:①掌握对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变形分析、应力分析;②进行强度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构件静力分析;构件变形、应力和强度分析;教学建议:采用课堂云班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多媒体与实训室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充分利用外教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考核方法:理论考核60平时成绩20(包括出勤情况、学习态度、项目考核成绩等)实验与实训20。
(5)机械零件(植入课程72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①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并掌握其运动设计的基本方法;②熟悉常见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失效形式,掌握其选用的基本方法;③具备分析机械零件失效原因及提出改进措施的基本能力;④熟悉典型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基本步骤及应遵循的原则,能进行简单机械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常见机构及机械传动;各种联接、轴系零部件及其它零部件等。教学建议:采用课堂云班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多媒体与课堂、实训室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条件并结合校内工业中心的产品生产进行教学,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考核方法:理论考核60平时成绩20(包括出勤情况、学习态度、项目考核成绩等)实验与实训20。
(6)电工电子技术(植入课程100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电工、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具备将实际电路抽象为电路模型的基本能力,对电气设备和实际电路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判断、进而排除故障的基本能力;具备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及电工、电子设备的正确使用与选型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并具备安全用电和电气伤害防护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