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位置、视图及表达方法、常用结构及标准件表示法、零件图、装配图六部分内容。
教学建议:将云班课、微课、互联网等多种现代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当中去。教学组织采用项目教学法,将制图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每个项目中,灵活采用测绘、徒手绘制草图、仪器绘图、CAD绘制二维图等绘图技术。结合课程教学,学生取得中级或高级绘图员职业技能证书或达到相应水平。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情况、学习态度、项目考核成绩等),期末考试成绩占60(笔试,闭卷),互联网考核方式占10。
(2)材料与成形工艺(植入课程88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组织、性能、应用和选用原则;掌握各种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掌握国际现行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具有材料基本力学性能测试的能力,从事金相试验的基本技能,具有可以合理选材、制定合理热处理工艺、选择合适成形方法的基本能力。主要内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的微观结构;铁碳合金相图;钢的热处理工艺;常用金属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概述;金属的铸造成型;属的锻压成型;金属的焊接成型;陶瓷材料的连接工艺;精密注射成型技术;冷成型及精冲;典型零件的成型工艺分析等知识。教学建议:将德国外教的任务教学法进入到教学当中去,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手段,应用课堂多媒体、云班课与实训室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建议该课程采用试卷考试与过程考核(课堂提问、习题、课堂大作业、课堂讨论、出勤等方面)有机结合的方法,在考核中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其中试卷考试占60,过程考核占40(含云班课、互联网等考核方式),从各个角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精度测量技术(植入课程60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掌握机械零件几何精度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有关的术语定义;掌握有关的公差配合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学会查用各种公差表格,具有选用公差与配合的初步能力,并能将公差配合及有关的技术要求正确标注在图样上;掌握几何量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的几何量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调整及正确使用方法;会正确选择、使用常用的几何量测量器具,并具有对零件上典型几何参数检测的初步能力。主要内容:光滑圆柱体的公差与配合;测量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