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由国民共享。意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f合肥一中
历史组
时段划分
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政治上,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政治黑暗,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逐渐走到尽头。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思想文化上,激进民主主义者进行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政治
经济与社会生活19121919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表现:轻工业发展得快,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出现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文化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内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影响: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知识分子受到民主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后相继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没落(19121919年)
中华民国(19121949)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7年)随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揭开了序幕;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