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作者:夏媛圆来源:《新一代》2017年第09期
摘要:《经济政治与社会》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程的核心,主要涉及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师就应坚持“三贴近”原则,转变思维模式,营造学习氛围、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关键词:经济;政治;教学;思考;兴趣《经济政治与社会》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程的核心,主要涉及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有效课堂需要师生良性的互动,教与学应是和谐稳定的过程,要高质量的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创新地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学习热情,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一、教学现状分析(一)传统教学模式脱离学生实际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往往习惯“讲课”,满堂灌的讲授,试图把教材知识原封不动的“说”给学生,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就霸占了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发展就这样被忽略了;与之相反的则是有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学秩序混乱、教学目标杂乱,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两种传统教学模式最终都会抑制学生求知的兴趣,更不用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二)涉及政策理论多,学生理解难;涉及社会热点多,学生困惑多本课程涉及的内容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而学生年龄尚小、阅历不足等特点,导致教学难度加大。此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时期,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与教材中所要求的道德规范的不能统一,致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现象,阻碍了德育教学的效果。教师课前如果准备稍不充分,时事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教材知识不能全面挖掘,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学中往往注重宣扬真善美却忽视了引导学生辨别假恶丑,这样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对美好的事物充满希望却很难抵挡住诱惑。(三)偏重专业课程学习,轻视德育课程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职业学校中,这种心理在某些教师中也有体现,就是“偏重技能训练、轻视素质能力培养”,殊不知成功人士往往是一些工作能力、思想素质极高的人。一些中职学生非常重视学习专业课程,对德育课却非常忽视,认为德育课就是喊口号、教条主义;加上他们本身基础知识就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