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思考】从上面两则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和“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课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学理念的差异在案例一中,教师主要采取了师问生答的教学方式。对于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需要学生在不断揣摩中掌握,而教师完全是以直接告知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完全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而在案例二中,教师在教学时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经过自主探究、思考从而获得知识,体现了让学生学而得法的教学理念。
f2教学策略的差异案例一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只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找出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而对于文本中的教学重点、难点部分则缺乏让学生深入思考的过程。案例二则体现了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通过两个不同句子的对比,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语言运用之妙,而且也使学生明白了不同表达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为中心”呢?一、钻研教材,找出文本中的有效训练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关键是要从这个例子中习得语言与方法。”要想构建“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找准文本中的有效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习。如《秦兵马俑》一课的训练重点就是让学生在对文本语言的揣摩感知中体会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介绍兵马俑的,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和运用这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因此,教师只有找准文中的有效训练点,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二、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习得语言与方法。如在案例二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较描写兵马俑的句子在改动前和改动后的不同,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自然而
f然地掌握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达到了让学生习得语言、习得说明方法的目的。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体会到“学”的快乐,感受到“学”的自由、“学”的活力。
(责编刘宇帆)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