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实验学校七(上)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系列
六、古诗赏析
20081226
一、答题基本方略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一)表现手法包括内容: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和怎样描写1抒情言志的方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二)内容方面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三)语言方面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答题方向: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四)综合设问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1
f泰州实验学校七(上)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系列
三、实战演练(一)阅读杜甫的《绝句》回答下列问题。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
20081226
2.后两句诗人写自己漂泊在外,归期遥望,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韩愈的《春雪》回答下列问题。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三)阅读南唐李煜的《虞美人》回答下列问题。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