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性镇痛药在癌痛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麻醉性镇痛药是一类受国家法律严格监控的特殊药品,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合理的使用可有效地解除癌症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现我国治疗癌性疼痛的方法正从传统止痛方案向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过渡,能否实现让癌症患者无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麻醉性镇痛药在癌痛患者中的合理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正确掌握药物止痛原则
1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以口服为主,其它如麻醉止痛药的直肠栓剂、透皮贴剂、吗啡泵等,也可选用。据文献报道1,麻醉性镇痛药口服制剂比针剂的成瘾性低,长期使用产生成瘾比例小,疑有成瘾的比例不到02%。尤其是强阿片类药物口服给药,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用药后所产生的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12按时给药:癌痛患者使用镇痛药应有规律地按规定时间给予,不是等患者要求时给予。即应先测定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次用药应在前次药效消失前给药,改变传统的按需给药方式。13按阶梯给药:依据疼痛的程度由轻到重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这是WHO推荐的癌痛治疗三级止痛方案。14个体化给药:因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物具耐受性,用于癌痛患者的给药剂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使用剂量应坚持从小到大的原则,能使疼痛缓解甚至消失的剂量即为正确的剂量。即临床医师应根据病情决定剂量,而不受《药典》规定的极量限制2,保证癌症患者能使用足量的镇痛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15联合用药:癌痛患者镇痛药品种的使用不宜单一,宜采用多种药物联合给药,非麻醉止痛药、辅助药可用于任何阶梯。如对晚期癌痛患者提倡采用阿片类麻醉止痛药非麻醉止痛药辅助药的联合给药法3,既可减少麻醉镇痛药的使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成瘾性,同时也可增强镇痛药物的镇痛效果。16重视药物不良反应:以预防为主,不能等患者耐受不了时才处理,故镇痛药与控制不良反应药应合理配伍,同时考虑。如吗啡有呼吸抑制、便秘等不良反应,其便秘的发生率90%以上,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不好,临床医师在开具吗啡制剂时则应注意不良反应的防治。
f2严格执行癌痛“三阶梯”止痛方案
21轻度疼痛:即一般疼痛。首选非麻醉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类,如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可合用辅助药,这属于第一阶梯止痛药。给药方法为消炎痛片25~50mg,每8h口服1次,若无效可逐量增加至100mg,每6h1次;或肠溶阿司匹林0210g,每日46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