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在我国古代,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国的象征是在()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
2.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3.《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门者,处徙刑两年。”这表明唐朝时期()B.严格维护坊市制D.允许郡县开设市场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4.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符合史实的是A.春秋时牛耕技术普及全国B.秦朝出现了较轻便的耧车C.宋代出现能控制耕土深浅的曲辕犁D.唐代出现农业灌溉工具筒车5.唐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唐玄宗时期的32万7千贯。宋朝最高年铸币量是唐玄宗时期的20倍。这说明A.宋代商业发展高于唐代C.宋代冶炼水平大大提高B.唐代商业发展十分落后D.宋代完全放弃重农抑商
6.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该作者旨在强调海禁政策(A.激化中日矛盾C.加剧内忧外患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
7.《旧唐书郑注传》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材料反映
f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D.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8.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此认识的形成是基于①自然经济的基本特性需要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B、②③④传统的“农商皆本”思想C、①②D、③④②巩固专制王权
A、①②③
9.下列各项属于我国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的手工业成就的是A.四羊方尊B.景德镇瓷器C.灌钢法D.棉纺织技术
10.“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A.筒车B.翻车C.曲辕犁)
D.水排
11.下列言论中不符合封建统治者长期执行的经济思想的是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B“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C“乃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