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运输及收费情况,特别是关键道路的运输以及运输、
装卸设备能力;6可利用的邮电通信设备情况。
7当地劳动力和建筑施工企业能力情况1可利用的地方劳动力的工种、数量、工效、工资水平;2当地施工企业的能力和信誉情况。
8水源、生活供应、地方防疫和民风习俗1生活、生产用水水源和水质、水量,供水距离;2环境污染情况;3生活供应的主食、副食品种、价格;商业网点分布;4可租用的房屋面积、租赁条件和费用;当地民风习俗;
f5地方防疫和治安情况等。9征、租地和拆迁情况
1调查征地和拆迁建筑物、附着物的类别、数量及产权单位;2沿线的耕地数量,农业人口,征地前的年产量;3当地政府对征地、租地、补偿和拆迁的规定;4甲方征地、拆迁手续的办理程度以及能提供的临时租地数量及费用。
10新线与既有线接轨点及重点工程附近的情况1场地大小、地形、地质情况;2交通道路、水电供应、砂石料供应条件,修建房屋、道路等临时工程是否方便;3附近有无易燃易爆源;4居民点是否稠密等,为重点工程及设置材料厂、铺轨基地、存梁存轨场、预制厂提
供依据。11施工范围内各类地下地上的管线
沿线施工范围内给排水系统、输油管道、输气管道、通讯线路、电缆、地下管线等。12其他情况
沿线施工范围内房屋、场库、天桥、灌溉渡槽、道路、工程项目跨越或下穿其它构筑物的情况及施工配合关系、以及人防工程等所有建筑物的分布、类型、构造、数量和使用完好程度,及其施工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13对既有线改建、扩建的铁路工程,除按上述内容进行施工调查外还应1调查既有线和建筑物状况
既有线路的路基、桥涵、隧道、站场、通信、信号、房建、给排水等专业工程的历史和现状,技术条件、技术标准和技术状态。2主要桥梁、隧道数量,建筑限界及分布情况,沿线架空电线路、信号机柱分布与干
扰情况;铺轨、换边具体位置的自然地形。3调查既有线的运输情况
1改扩建范围内,当前及计划近期的运能,运量增长情况,各站的接发车能力;2每日客货列车对数,各次列车间隙时间和沿线停靠站情况;3主要货物种类、流向和装卸作业条件;4信号闭塞类型及现状;5机车类型及牵引定数,机车、车辆作业条件等。4为实施过渡方案和施工方法进行的调查1采用过渡方案施工时,工程沿线的实际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2拆迁建筑物对工程的干扰情况,与既有线设备的关系;
f3收集和征求地方与铁路系统对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要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