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高校办学特色建设与评估刍议
在我国高等教育加速国际化和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学校面临生源、就业等激烈竞争,必须走特色兴校之路。研究如何建设与评估高校的办学特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要求各类高校“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可见,自十多年以前开始,我国政府就已经开始重视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加速国际化和大众化的背景下,面临生源、就业等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和巨大压力,各高校更加强列地感受到走特色兴校之路的重要性。有无办学特色日益成为决定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到目前为止,办学特色建设仍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研究如何建设与评估办学特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办学特色的内涵和特点
f研究如何建设和评估高校的办学特色,首先要明确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内涵和特点。理论界对办学特色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目前形成的代表性观点包括:“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风貌”;“所谓学校特色,就是在办学主体刻意追求之下,学校工作的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品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则规定:“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可见,“独特优质风貌”毫无疑义是办学特色的本质特征。高校发展办学特色,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因此,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具有的独特的并可以产生优质教育成效之处。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高校的办学特色可分为三个层次。从宏观的层次来看,它表现在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以及学校在办学理念指引下长期形成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学精神;学校与外部环境相结合而形成的宏观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等方面。从中观的的层次看,它包括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专业布局特色。从微观的层次看,它包括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培养方式以及高校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科学研究范式。
f高校的某个方面要成为办学特色,至少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性:
首先是独特性。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首先是要有鲜明的个性,亦即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优。但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