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积极的心态,压力、激励和理想和信念是相辅相成的。仅仅依赖压力,主管像一个监工,只有不停地监督员工,给予惩罚才能让员工继续工作。如果仅依赖激励,我们不能了解员工工作的过程,当目标没有达到的时候,已经失去改进的时机。员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得到更多收入和奖金,仅仅得到一个描绘出来伟大的未来是远远不够
f的,他们不能生活在理想和信念之中。仅强调短期的计划,将会是一个命令与服从的团队,丧失获利与创造力;仅有理想,团队将缺严明的纪律。
战略管理框架帮助员工树立理想和信念的方法是树立公司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愿景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境界,员工发挥想象力,设想自己未来的位置。使命是公司的业务范围,也就是在什么样领域发展自己的愿景。价值观由使命衍生出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通常包含如何对待客户、员工、股东、社会的行为准则。激励员工依靠的是目标,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企业的战略目标则是与时俱进的。战略目标有明确的时限性,并且更加清晰和具体。仅有策略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起衡量策略的指标,比如要提高市场份额,就要看市场占有率;要员工满意,要看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结果;这些指标可以说是公司经营结果的必要体现,也是产生一切目标的基础,因此没有公司的战略衡量指标,就谈不上进行绩效考核和考核。策略是完成目标的方法,战略目标以上是公司层面的,策略主要存在部门层面,公司战略目标被分解到部门后,部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方法。在营销部门,比较常用的营销策略和方法是围绕产品、价格、区域(渠道)和促销来四个要素来达到销售目标。其后又产生了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定位和细分理论。目标营销理论正在渐渐地向客
f户延伸,最终达到客户与厂家之间的平衡点。实施计划通常落实到团队中每个成员,并被细分到更短的周期,通常是每周。由于与员工的奖励相关,因此目标也通常是清晰、具体和量化的。以前销售目标通常比较简单,但现在销售目标越来越精细化,还包含含毛利润、重点产品和区域销售收入、应收账款、销售费用等多个指标。制订销售目标的周期也越来越短,现在的销售目标往往包含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度目标甚至每周的目标。从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战略目标、策略和实施计划就构成了战略管理的框架。通常用下图可以形象的表示出来。愿景、使命、价值观、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应该保持一致性。首先,它们应该承前启后,不应该相互矛盾。例如公司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