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十一、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征税问题(了解,能力等级3)1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主要扣除项目规定:(1)业主的工资支出不得扣除,只能扣除生计费用。(2)生产经营期间借款利息支出,凡有合法证明的,按不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部分,准予扣除。(3)个体工商户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4)公益性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直接给受益人的捐赠不得扣除。(5)其他关于租赁费、汇兑损益、从业人员工资、广告及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亏损弥补等规定,均与企业所得税一致。2适用税率五级超额累进税率。3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4其他规定要注意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与其取得的其他方面所得的划分。【例题计算题】徐某2011年承包某加工厂,根据协议变更登记为个体工商户,2011年加工厂取得收入总额70万元,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及相关支出合计63万元,其中含徐某每月从加工厂领取的工资2700元。徐某2011年应纳税所得额为多少?【答案】应纳税所得额7063027×12(02×8035×4)724(万元)十二、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的纳税问题(掌握,能力等级3)分为查账征税方式和核定征税方式。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一)查账征税方式的计税规则1查账征税方式对计税所得的主要规定:(1)投资者的工资不能扣除,只能按规定标准扣除生计费。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其费用扣除标准由投资者选择在其中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中扣除。(2)投资者个人及家庭发生的生活费不是经营支出,不能税前扣除。生活费用与经营费用混在一起的,并且难以划分的,一律不能扣除。(3)经营与生活共用的固定资产难以划分的,税务机关核定其允许扣除的折旧费的数额或比例。(4)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5)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6)计提的各种准备金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