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难度比较大,前提是你要掌握足够的论据,并且对每个论据都能熟读于心。篇章构造是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接着第二段是论据一总结,第三段是论据二总结,第三段是论据三总结,最后一段是总的结尾,回扣第一段,重申下中心论点。
第三种结构是起承转合式。起承转合式和五段三分式差不多,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起
f承转合式会有中间的一个过渡段。第一段是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第二段是有一个过渡段,介绍下中心论点的问题、现状、原因等,第三段是分论点一,第四段是分论点二,第五段是分论点三,最后一段是总结。
第四种是层层递进式,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第二段讲解是什么,第三段讲解为什么,第四段讲解怎么办,第五段就是结尾。
通晓了素材的积累与文章构造布局,那我们就选择一种形式,常用五段三分式,简洁明了。
开头:提出观点能力,对老师来说很重要,但光有能力,不能称作好老师,必须具有高尚的“人品”,一个好的人品,才是真正的最高学历。老师的最高人品体现在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等多方面。
第二段:分别论述三个分论点。“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如何体现,结合具体事例,如感动中国的人物谭千秋老师,讲完事例再来个小的总结。
第三段:论述“为人师表”,同样结合具体事例,张伯苓以身作则,讲完事例再来个小的总结。
第四段:论述“关爱学生”,事例就更多了陶行知“四块糖”,表现老师的宽容心里,最美老师张莉莉,反面教材“范跑跑”等等。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升华中心论点。
一关于以身作则的素材:
张伯苓以身作则戒烟。这个故事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被称为“南开之父”。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二关于关爱学生的素材:
范跑跑事件。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在这千钧一发之间,作为一名教师的范美忠第一个跑到了安全的操场,且丢下了学生不理不管,并却在网上发表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