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积水,数十万人受影响,三十多家商铺和几十辆车辆被淹,经济损失巨大。
4西安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的思路与建议
41管理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及“善治”概念日益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治理理论逐渐成为西方学术界日益崛起的“显学”,而合作网络途径则是其在90年代中后期的新进展。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指的是为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网络治理的根本任务。布坎南认为:“任何由集团或社会团体决定……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物品或服务,都被定义为公共的。”然而,任何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时都面临着集体行动的困境,合作网络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在民族国家的治理中,各国越来越强调和注重政府间合作网络、政府项目执行网络和公私合伙网络三种治理模式。像对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就不是单一的政府行政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依赖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和联合行动。曾几何时的新加坡,曾面临与今天西安一样的河流污染治理重任。20世纪70年代,作为流经新加坡境内主要河流的新加坡和和加冷河,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污染严重,水生生命基本绝迹。1977年,一项为期十年的“清河行动”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指令下启动,行动之初,李光耀就指出,“……应该发展一种保护机制,去保护每一条溪流、每一个涵洞都免受污染……”。李光耀所指出的这种保护机制(有的新加坡学者将其称为“集成式管理”),实际上就是发源于美国的政府间合作网络类型之一政府协商会,即由来自政府主要职能部门的行政官员和专家就相关的地区性公共事务和问题进行商讨,达成政府间合作的意向。新加坡在“十年清河”行动计划开始之初即确立了各个政府部门的责任分工(西安市目前的做法与之类似,见表8和表9),但二者的差异在于,在“十年清河”行动的执行中,新加坡环境保护部被指派为总协调方,所有行动所涉政府部门会定期在环境保护部的主持下召开会议。这种会议有以下特点:(1)会议的基调被定位在超越部门视野,议事规则是客观陈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会议的主旨在于使各部门能够将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交流,通过协调和专家建议达成单个部门自身无法有效应对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说,这种“集成式管理”给了“清河行动”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