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社会生活资源,充实思想品德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切近社会,分析社会,促进社会。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深入社会生活,将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化,促进学生成长。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思品课与生活的联系,用生动、鲜活的生活实例来丰富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思品课堂与生活的零距离。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关注时政热点,开发社会资源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学生不只做学校的学生,还要做社会的学生。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按规定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上予以保证。社会教育资源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是教育走向社会、走向实际的有效途径并日益成为政治课教学的独特优势。当今中学生不仅关心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开始用审视的眼光关注社会现实,这同样为我们的思品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充分的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使我们的教育更有力度。思想品学科教师要善于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学习评析新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激发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通过让学生收集了解我国经济、科技、体育、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二、创设教育情境,体验感悟生活。生活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源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深厚生命力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要发动学生发掘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表演,在主动探索中收获知识、体验情感,体会学习乐趣。三、探索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我们郑州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县城,有着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可挖掘和利用。通过让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商城遗址和其他的名胜古迹,了解本土历史文化以及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感情。参观郑东新区,让学生亲眼看到郑州的巨大变化,了解人民生活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为家乡做力所能及的贡献的信心。通过访问本地区的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其优秀品质,感受社会主义新风尚。此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