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是其写照。目前已定为国家传统节日,扫墓祭祖、植树、放风筝、荡秋千早已成俗。李易安在《点绛唇》中写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词句。
其实,写清明的诗很多。流传千古,我们能郎朗入口的杜牧《清明》则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兹欣赏如下: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意】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注释】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②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③借部——请问。【简析】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谷雨谷雨是春天里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南方已柳絮飘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一派暮春之色。过去常见北方黄沙飞扬,刮起沙尘暴,南方则雨水充沛。南方民俗有谷雨摘茶,北方沿海渔民开海祭祀。各地食香椿,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f谷雨每年约在4月20日左右,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的桃花刚刚盛放。白居易路过此处,见桃花盛开,喜出望外,得诗一首:《大林寺桃花》,构思奇妙,富于情趣。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注释】①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人间:指山下平原地带。这里的“人间”与下句的“山寺”对举。芳菲:泛指开放的花。尽:完了。②山寺:此指大林寺,是庐山上香炉峰顶的一座寺庙。③恨:遗憾。春归:春天结束了。觅:寻找。④此中:指大林寺中。【诗意】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