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计划调节、福利主义、工人参与管理等都是这种非爆发式质变的开端,也都是阶段性部分质变的表现。91列宁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92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逐步建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形成了后来所称的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9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94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95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96列宁把马克思所说的未来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未来社会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7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9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都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它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99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100个人消费品相应地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101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意味着实现了世界的和谐。10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103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104马克思主义的内涵:(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