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1、试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并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
理解和认识。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
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
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
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
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
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
者不能互相代替。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一方面,中国的情况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所以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
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明矛盾的特殊性
f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统一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