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且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的统一。而且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4实践的含义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15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6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1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成,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8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1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是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20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21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22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23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主要有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等。反映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24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普遍性。25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1
f考前绝密
26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社会的产物。27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2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29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30实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