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16绝招汕头市东方小学方玉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默读课文,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了解小柱子两次比绝招前后不同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1)采用讨论、自学批注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2)在学习中明白课文中的“绝招”真正指什么。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朗读课文,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16绝招2、师问:什么是绝招?你有什么绝招?3、同学们都有一两样绝招,谁能够来现场表演一下?抽生表演。2、刚才同学们表演的绝招真不错,而课文中的几个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设计意图]从启发谈话入手,诱导学生理解课题,激发了学
f生的阅读欲望。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讨论疏解:⑴有几个孩子在比试绝招?比了几次绝招?⑵他们比试了哪些绝招?⑶你最佩服谁的绝招?为什么4、学生讨论后抽生来说说。5、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为下面的细读课文作好了铺垫。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思考:①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②他练习了什么绝招?③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2.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解难答疑。[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了
f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四、深入体验、深入理解1、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2、小柱子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什么启发?(奶奶说:二福的绝招是天天跑体育场练出来了。他认为奶奶说的话在理,明白了绝招是靠苦练出来的。)3、他练习了什么绝招?(两个不过百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