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粗减
短)
5、注射压力或保压压力过大
5、降低注射压力或保压压力
6、成型孔针受压过大(断)
6、减小锁模力,防止成型孔针压断
7、成型孔针脱模斜度不足
7、加大成型孔针的脱模斜度
8、胶件压模,压断成型孔针
8、控制压模现象(加装锁模监控装
置)
二十九、内应力
当塑料熔体进行快速冷却的模腔时,制品表面的降温速率远比内层快,表层迅速冷却而固化,由于凝固的塑料导热性差,制品内部凝固很缓慢,当浇口封闭时,不能对中心冷却收缩进行补料。内层会因收缩处于拉伸状态,而表层则处于相反状态的压应力,这种应力在开模后来不及消除而留在制品内,我们称之为残余应力或内应力。在注塑制品中内应力有三种:1、骤冷应力;2、冻结分子取向;3、体积应变。注塑件产生内应力后,可通过“退火”的方法减轻或消除,用四氯化碳(CCL4)溶液检测其是否有内应。
在此,我们现就模温对PC制品的内应力做试验:1、是在模温90度条件下注塑的制品,在四氯化碳溶液中浸泡90S(室温20
度),无裂痕,内应力控制达标。2、是将制品放在烤箱中用120度的温度进行退火处理,然后在室温下冷
却,再放在四氯化碳溶液中浸泡90S(室温20度),有很多轻微的裂痕,说明经过热处理,内应力被释放很多。3、是在常温下冷却后将产品放在四氯化碳溶液中浸泡90S(室温20度),有一处严重破裂,说明制品内应力过大,不合格。PC内应力与其它因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模温30度,实验结果严重开裂,不合格。2、射胶时间35S,射胶力90MPa(模温90度),轻微破裂。3、射胶时间25S,射胶压力130MPa(模温90度),轻微破裂。4、射胶时间25S,射胶压力90MPa(模温90度)OK。从上图中得出结论:在相同的模温和射胶时间下(如图3、4所示),注射压力越大,内应力就越大;在相同的模温和注射压力下(如图2、4所示),射胶时间越长,内应力就越大。
f下表即为注塑件内应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方法:
1、模具温度过低或过高(阻力小)
1、提高模具温度(或降低模温)
2、熔料温度偏低
2、提高熔料温度
3、注射压力保压压力过大
3、降低注射压力及保压压力
4、胶件结构存在锐角(直角)
4、在锐角(直角)部位加R圆角
5、顶出速度过快或顶出压力过大
5、降低顶出速度,减小顶出压力
6、顶针过细或顶针数量过少
6、加粗顶针或增加顶针数量
7、胶件脱模困难(粘模力大)
7、改善脱模斜度,减小粘模力
8、注射速度太慢(易分子取向)
8、提高注射速度,减小分子取向程

9、胶件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