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衣、配了醒目的领带走进教室上古代文学的课程。他独自在一学期开设四门课,一口绍兴官话竟把枯燥的学问讲得如此生动有趣。有一年他与外文系的夏仲翼先生联袂开设中外文学比较课程,两大名家同时站台,一段外国文学一段中国文学,边讲课边讨论,轰动了整个校园。后来章先生主持了中文系的工作,那正是拨乱反正时期,他不怕得罪人,坚决把一些教师调出复旦中文系,有意识地留下或者引进了许多青年人才。还特意为每个老教授配了一个青年教师做助手,要求青年教师跟随老教授近距离地学习。章先生的作为也曾经引起过不少议论,因为在他的工作中始终贯穿了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之光,抵制了社会上流行的市侩风气,为复旦中文学科打下了发展的基石。(节选自陈思和《章培恒先生》有删改)
相关链接:
一晃之间,章先生已经去世两年多了。我常常想起陈思和先生为他写的挽联:“会稽性格,几代学人,新松恶竹分明爱憎,从无奴颜和媚骨;修水华章,再传子弟,文史古今如此贯通,毕生心血付知行。”章先生论学,从不曲学阿世,每与主流看法相左,为义宁陈氏再传弟子,考据文章尤为学界推崇,是为“修水华章”。在一篇采访中他曾说过,思想上则受鲁迅的影响最深,为人论学皆受鲁迅影响极深,是为“会稽性格”。晚年所作,颇多惊人之论,生前身后的非议,或许还将继续。坦白地说,我们未必全都赞同他的观点,然而他一生追求人性解放的义谛,“纵罹困厄,毋变初衷”的精神,使他成了文学研究的一个“异类”。他是一个独唱者,而不是合唱团的一员。(节选自张宪光《修水华章传子弟》)(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事件,将章培恒先生描绘得有血有肉,不仅展现了作为学者的章先生深厚小学初中高中
f小学初中高中
的学术功底,更再现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专业、独立、进取的精神风貌。B.文章在写作上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第二段将有人借顾颉刚日记出版的事件来贬低鲁迅的人格,而无人出来说句公道话与章先生拍案而起、奋起反击的情形作了鲜明的对比。C.章先生深厚的国学功底主要得益于贾植芳、蒋天枢两位先生的直接传授,而且还在他们的引导下,从一个热衷于政治的布尔什维克者逐渐转化为冷静的古今贯通的学者。D.章先生与同是绍兴人的鲁迅先生一样,有着硬朗而不奴不媚的性格,鲁迅先生的为人论学对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他后来成了文学研究的一个“异类”的主要原因。E.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