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绍兴人不仅仅有豪情喝黄酒,更重要的是性格硬朗,不奴不媚,鲁迅先生引明代王思任的话说,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污纳垢之地。这个评价未必很准确,但用在章先生的性格里是不错的。报仇雪耻不过是一种借喻,这种性格表现出来的实质,恰恰是狭隘动机的“报仇雪耻”的反面,是一种以天下是非为一己是非的大爱憎大襟怀。在上世纪90年代,顾颉刚先生的日记出版,顾先生生前与鲁迅有宿怨,有人利用这个机会重提旧事,为之辩护而攻击鲁迅,当时学术界有一股贬低鲁迅的思潮,似乎凡被鲁迅骂过的人都在做翻案文章,而章先生挺身而出写了长长的文章为鲁迅辩护,语词非常泼辣。我印象中,章先生的个性里爱憎极为分明,这样的性格在一个乡愿之风盛行的时代里可能会引起误解,但是从大是大非上看,我还是要忍不住说,这是我们这个缺钙时代中难能可贵的性格,代表了知识分子的良知。章先生在1955年因贾植芳先生的牵连而被开除党籍、剥夺了教书的权利,蒋天枢先生收他为学生,指导他从经籍开始一步一步地读书,章先生由此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基础。章先生从一个少年布尔什维克转型成为古今贯通的学者,蒋先生对他的影响不可忽视。章先生专攻古典文学,尤其在明清文学历史阶段有过重要的学术建树,他从来就站在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自觉立场上研究古典文学,所以他的古代文学史就特别有血有肉,有时甚至鲜血淋淋。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中有关明代政治与文学的关系的相关段落,与一般冷漠地搬弄知识梳理教条的文学史教材有天壤之别。正是有这种现代人的襟怀,章先生的学术视野超出了自己所攻的专业的视界,贯通了古今中外。复旦大学中文系是个有深厚根底的学术重镇。贾植芳先生所代表的“五四”新文学战斗传统给学生时期的章先生带来了积极的社会责任和现代知识分子的视野,蒋天枢先生所代表的国学主流传统又把青年教师的章先生引入了学术的殿堂,我以为这两种精神传统构成了章先生作为知识分子的内在素质和特征,两者不可缺一。章先生有别于一般书斋里的学者,也有别于一般专业型的专家,他具有自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眼光,有传统知识分子的深厚学养,也有“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分子进取精神,所以他深深地吸引了复旦的学子,在我们的求学年代和“青椒”时期,章先生一直是我们的偶像,也是复旦大学一个被公开仰慕和悄悄流传的神话。1979年章先生作为“文革”后第一个去日本神户大学任教的中国学者。刚从日本回来时,第一个穿了笔挺的西装、雪白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