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用表目的连词,来。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wwwziyua
kucom
③
说:同“悦”,高兴文:花纹疾:痛恨宗:尊崇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青,取之于蓝.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fA.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B.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C.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D.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答案】A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德义而归附他们。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D.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政治主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错解文意。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第Ⅱ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不为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4分)(2)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3分)(3)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3分)【答案】(1)那些不居住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的人,是因为要避风雨;不挖洞穴居的人,是因为要避开潮湿。(2)大王希望招徕诸侯(或:使诸侯到来),不是很难吗?您的话过分(或:错了)了。(3)这样那么就算了。即使这样,君子难道就不想要求得富贵吗?【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注意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1)句中“其”,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wwwziyua
kucom
f那些;“为”,动词,可译为“搭建”;“以”连词,来。(2)句中“致”,使动用法,使到来,也可译为招徕;“过”。过分(或:错误)。(3)句中,“是”,这样;“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