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果所用红磷的量不足,造成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没有完全被消耗,所以会使所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如果装置漏气,则形成的压强差会从漏气的地方进入空气,也会导致进入集气瓶的水的量偏小,即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故答案为: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等.(5)由于红磷消耗完氧气后,不再继续燃烧,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由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的后,不能继续进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故答案为: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故答案为:(1)发出黄光,冒出大量的白烟;(2)集气瓶里的氧气消耗完了(或剩余氧气极少很难支持红磷燃烧了);(5)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且达到集气瓶容积的约五分之一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4)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等;(5)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点评】本题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载体,考查了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所测氧气含量偏低的原因、氮气的性质等,考查学生科学探究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三、简答题(共4小题,满分24分)
2026
f18.实验时学习自然科学最有效的办法,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看,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1)用高锰酸钾支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可能的错误操作是试管口未放蓬松的棉花团;(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水,原因: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3)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水,原因: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考虑是高锰酸钾进入水槽,使收集的氧气呈红色.然后考虑解决的方法;(2)用集气瓶做燃烧实验时,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细沙,防止集气瓶炸裂;(3)根据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进行解答.【解答】解:(1)若发现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呈红色,则说明高锰酸钾进入了水槽,这是没有在试管口放棉花的缘故;(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所以要在集气瓶底部放一层细沙或水;(3)由于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所以做硫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的目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