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于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省统筹机制的思考
作者:秦华来源:《中国市场》2017年第16期
摘要文章从医疗保险低统筹层次引发的系列问题进行研究,阐述建立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的必要性,提出增加政府投入、统一医保运行机制、统一信息系统、探索多种付费方式改革、由市级向省级过渡五类建议实现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机制。
关键词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省级统筹
DOI1013939jc
kizgsc201716056
2008年我国建立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制,其中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类医保险种为主体,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家庭病床、铁路医保等小范围险种作为补充。随着各类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逐渐扩大,2011年我国正式进入“全民医保”时代。文章通过对目前医疗保险基金统筹运行机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指明建立医保基金省统筹运行机制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合理化建议。
1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机制的必要性
11医疗保险基金低统筹层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1)统筹层次低,基金风险大。自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至今,我国现已建成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基本医保的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面稳固在95以上,与医保政策全覆盖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医保基金统筹层次比较低,大部分集中在县级,较少部分集中在地市级,只有个别大城市才实现了全市统筹。据统计,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2620个统筹单位,其中约85是县级统筹。1由于医疗保险是对可能出现的疾病风险进行共同分担,在缴费金额固定的情况下,参加保险的人数越多,缴纳基金的规模就越大,县级统筹相对于市级、省级统筹而言参保人数相对少,形成的基金规模和共济能力有限,一旦出现大范围的疫情灾害或意外事故,有限的医保基金安全将存在很大隐患。
(2)统筹层次低,政策不统一,各类成本高。由于经济规模及发展不平衡,不同的统筹地区参保人数与缴费情况存在较大差别,基金统筹支付能力也相对悬殊。目前,各地(市)县都在国家级、省级医保政策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政策,涉及的缴费基数、起付线、封顶线、支付比例、医保目录等存在着地方差异,同时,不同的医保政策也带来了不同的管理方法和信息结算系统,导致信息系统、基金平台建设的重复投入,各地经办机构和经办人员的重复配备,大大增加了经济成本和人员管理成本。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统筹层次低,异地就医难。医保统筹层次大都在县一级,而较好的医疗资源却相对集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