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型主备教师
(新授)周怡
课题辅备教师
8、土壤的种类周怡
1知识与技能:知道土壤的种类,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并初步知道这三种土壤的性质。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初步具有观察土壤、做分析土壤不同性质实验的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我国土壤资源的丰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学会根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认识不同种类的土壤在保水、渗水及透气性能方面的不同,进而知道土壤的种类。样品选择要能保证对比实验的效果明显的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的学习。
1课时
1、演示实验材料:三类土壤,3个同样大的去底塑料瓶、特制的支架(或教学准备3个铁架台)、粗纱布、3个同样大的烧杯、水。2、分组观察材料:三类土壤标本。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师生谈话: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什么了?(教师出示三类土壤)教师:大家知道我国的土壤资源非常丰富,中山公园的“五色土”都去过吧?你们知道“五色土”表示什么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土壤的知识。(板书课题:土壤的种类)(二)学习新课1观察、比较三类土壤的不同的质地(1)师生谈话:现在每人面前都有三包土壤,我们要认识它们,就要比较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呢?(2)学生每个人先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比较、观察的方法。(3)学生每个人进行观察、比较。(4)学生汇报观察、比较的方法。(5)师生共同归纳观察、比较的方法。(6)师生谈话:观察土壤时,可以先用手捻一捻,按在纸上搓一搓,感觉它们颗粒的大小;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比较它们的颗粒。(7)学生再次自行进行观察。
太阳城学校
二次备课
f(8)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观察,你认为这三类土壤有哪些地方不同?(9)师生共同小结:通过以上观察我们知道,砂质土含砂较多,比较粗糙;黏质土含砂较少,比较细腻;壤土含砂量居中,粗细程度居中。通过用手感觉土壤的粗细程度,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含砂量,鉴别土壤的种类。(师生小结时教师板书,填写“含砂量、颗粒两栏”。)2认识、比较三类土壤的渗水快慢和保水性能(1)谈话: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三类土壤的性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教师演示)下载在三个去底倒立的塑料瓶里分别放入同样多的三类土壤,将瓶子固定在支架上,瓶子下分别放三个空烧杯。用三个装有同样多的水的杯子,分别往三个瓶里倒水,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