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作者:胡明亮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21期
摘要: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进一步构建协同育人“大思政”工作机制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育人工作体系、激励保障制度、交流管理制度”这一联动机制,搭建“协同交流、线上线下、培训学习、课程思政、思政表彰”五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股重要力量,其协调育人配合程度,将直接影响高校育人效果。本文从两者协同育人现状分析,查找原因,探索协同育人机制及有效途径,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现状分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虽然目前高校都在创新举措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但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育人还不够,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有机融合、协作配合等方面还需加强。一是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思想观念的不协同,对于育人教育形成合力的重视意识不够。有的辅导员只注重做学生育人教育,认为专业教育是专业课教师的职责。有的专业课教师只重专业素质的培养,不重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只重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不主动开展思政育人工作,两者缺少共同的育人目标意识和任务意识。二是少数高校协同育人整体联动性不强。部分学校教务部门和学工部门缺少经常性交流的工作管理机制,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三是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缺少经常性沟通交流的工作机制。由于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重视不够,暂未建立推进互相交流的组织机构、平台和明确的规章制度,难以真正实现两者育人教育的合力。二、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合力有待提高的原因分析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