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到锅炉对重量流速的要求,在启动阶段保证最小给水流量。与此同时,给水系统担负着冷态冲洗任务。在启动运行阶段,锅炉载荷非常小,这就要求给水系统具有较小的任务量。合理控制燃料投放量,严格控制各个设备的状态进度一直。锅炉开始点火,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进入下一工作阶段。
2、湿态运行阶段
在该阶段,由于水蒸汽和水的同时存在,锅炉的工作原理与汽包炉类似,故此时的给水控制类似其对锅炉的调节控制作用。分离器主要进行汽水分离工作。
湿态阶段,分离器水位过高过低都会导致严重后果。如果锅炉给水流量低于水冷壁要求的最低限值,锅炉跳闸将会跳闸。同时分离器水量过多也会导致此类现象出现。
在湿态运行阶段,锅炉的给水控制系统采用启动给水泵。汽动给水泵的最低工作转速较高,在最低工作转速下给水泵出口流量会远超过启动初期锅炉所需要的给水流量,此时由省煤器进口旁路调门来调节给水流量和控制分离器水位。湿态阶段的给水指令以锅炉蒸发量作为基本补水量,再加上分疏箱液位偏差根据分疏箱压力修正系数计算出的水位差补水量。分疏箱的溢流量通过水位差控制体现,也就是说通过提高分疏箱水位设定值,加大分疏箱溢流量就能实现上水量的提高。此阶段的锅炉上水量不得超过水冷壁最小流量设定值,因为水冷壁最小流量值同时也是湿态转干态的临界值。
3干态阶段
在湿态阶段后期,机组负荷不断上升,锅炉蒸发量相应地不断增大,最终蒸发量和给水流量达到平衡状态,液态水从分离器中消失,达到干态阶段。从干态阶段到湿态阶段不需要太久的时间段,因此应该密切注意控制这一过程,做好湿态阶段向干态阶段过渡工作。
在这一阶段给水系统主要通过控制合适的燃水比来稳定分离器出口焓值,实现主蒸汽温度的粗调(主蒸汽温度的细调由过热减温喷水来完成)。
(1)给水指令的形成
在干态阶段,给水控制系统主要有:前馈指令、反馈指令。前馈指令是用于给水系统给水。反馈指令是指控制分离器出口焓值的返回值,见图1。
首先,第一个方向是:BM指令给负荷给水函数,同时在时间减温水量控制下,进一步调节水量。其次,第二个方向是:分离器压力和分离器出口处温度联合作用于焓值反馈,据此来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做到焓值调控。第三,BM指令和实际减温水流量反馈给焓值,进一步调节。上面的三个步骤如如图1中所示。
给水指令再送至小汽机控制,通过改变驱动给水泵的小汽机转速来调节给水流量。给水指令的前馈主要由锅炉BM主控指令决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