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余角与补角》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四章的第三节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余角和补角是在学习了角的度量及角的比较与运算的基础上,对角的数量关系做进一步的讨论,而且补角和余角的性质也是以后学习对顶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还是证明角相等的重要途径,使学生掌握推理论证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在具体的图形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会求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2、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并能应用于简单计算及说理。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识图及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空间理念、培养识图能力。2、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究、归纳、总结等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观察,猜想,论证,归纳对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余角和补角的概念以及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利用性质进行简单的说理和计算。
教学难点: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探索和归纳。
三、教法分析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特点和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以探索学习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适应学生的认识思维发展水平,有序的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并根
f据学习情况设疑引导,展开学生思维。重视几何语言的教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一、探一探
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建成于12世纪从建成之日起就一直在倾斜堪称世界十大建筑奇迹第八名目前它与地面所成的较小的角为成85°如图,问它与地面所成的较大的角是多少度?你的依据是什么
85°
(大屏幕播放比萨斜塔的视频)
活动1:探究
1画出一个直角∠ADB,然后过这个角的顶点在角的内部任意画一条射线DN,并标记∠ADN∠1,∠BDN∠2,观察这个图形中的两个角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AN
12
D
B
2、给出互为余角的概念
3、画出一个平角∠AOB,然后过这个角的顶点在角的内部任意画一条射线OM,
并标记∠AOM∠3,∠BOM∠4,
M
3
A4BO180°
f观察这个图形中的两个角的数量有什么关系4、给出互为补角的概念
活动2:动手实践
1、1动手画一画:已知∠α如图,请利用三角板画的∠α的余角

2


2图中∠α的余角∠1,∠2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