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二等水准测量及平差计算操作教程
一、前言
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主要作为大城市的高程控制;地面沉降;精密工程测量。
二、主要技术标准
执行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f
三、主要内容
作业流程图
f
1、首先进行现场地形和控制点勘察,查看控制点具体位置并记录(可在奥维地图上标记),查看是否有控制点被破坏,周围地形是否便于测量。
2、勘察完成后,根据施工需求按规范要求埋设加密点,加密点要埋设在坚实牢固的土质上,防止后期沉降。
3、根据勘察情况,制定测量路线,尽量选择距离最短、高差较小、土质坚硬的线路。
4、设置测量参数开始测量,以徕卡LS10为例:41测量前首先校验仪器和水准尺零点误差,测量时仪器水准气泡对中整平,然后在主菜单中选择工具区域设置单位设置,距离单位米,高程位数为5位,距离位数为3位,温度℃。
42在主菜单中选择工具区域设置模式设置,模式有
f
五种:单次、平均、平均S、中值、跟踪。选择平均。
43设置作业:在主菜单界面选择程序线路测量进入配置界面,点击设置作业。
f
新建一个作业,输入作业名称,作业员名称。
44设置限差:按照二等水准标准设置限差,最小视距为3米(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要大于3米),最大视距为50米,前后视距差为15米(后视水准尺到仪器的距离与前视水准尺到仪器的距离之差不大于15米),累计视距差为6米(本次的前后视距差往次所有的前后视距差之和不大于6米),最高视线28米(仪器望远镜十字丝横丝与水准尺水平视线不超过28米,2米的水准尺则输入18米),最低视线055米),B1F1B2F2000030m(第一次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与第二次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不大于03mm)。
f
45开始:设置一条线路名称,方法为aBFFB(BFFBFBBF)点号设置起点的编号,高程输入0或起点高程。
f
46开始测量:后视中B为后视点,F为前视点,BFFB为后前前后。意思是第一次测后视水准尺,第二次测前视水准尺,第三次测前视水准尺,第四次测后视水准尺,FBBF同上。站点号为测站编号,St
1表示仪器的第一站,点号A1为起点点号,H为起点高程。开始测量对准后视水准尺按仪器右边的红色按键测量,测量错误是点击返回可以进行该点的测量,但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