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
小汽车出租车轨道交通
分担比例(%)(2014年)
3522
4765
882
506
125
分担比例(%)(2033年)
4842
3214
1125
436
355
3出行分布预测
由出行生成预测及方式划分得到规划年各个小区的机动车出行总量。然后
对机动车出行进行分布预测。
任意两个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与这两个分区各自的出行生成量和
区间出行阻抗相关。出行分布的预测即对各交通区之间及各交通区内部的出行
量进行预测。常用的出行分布模型有增长系数模型、重力模型和机会模型等,
根据实际情况,本次分布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
双约束重力模型形式如下:
出行分布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阻抗采用Tij小区之间的自由流行驶时间。函数形式:
4
f用下式迭代消除误差:
直到满足
Qkij
Aj
i
Aj
其中:Ajk第k次迭代后j小区调整的吸引量,
当
k0
时,
Akj
Aj
Qkij
第
k
次迭代后由小区
i
至小区
j
的出行量
预置精度
阻抗函数取如下形式:
其中:tiji小区至j小区的出行时耗(分钟)a待定系数,
对该规划区域的机动车出行分布进行预测,本次经过参数标定,a取值为
00502。
4出行分配预测
在已知各小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以及各阶段的道路建设情况,可利用机
动车分配模型在路网上得出各路段和路口的交通流量,同时还可以得到行程车
速和交通延误的数值,并计算得出道路的vc。
本次交通分配模型建立在Tra
sCAD上,采用的是平衡分配法。平衡分配
法是基于以下原理进行的:
每位出行者都要寻找适合它出行的最短路径;当某一路径由于所经路段上
的流量增加而导致行程时间加长时,就会有一部分出行者去寻找新的最短路,
而产生路径之间的流量转移,当所有出行者都使用最短路时,流量的转移就停
止,此时所有出行者得到的出行时间最短,路网系统的总出行时间也达到最小,
出行者与路网系统之间达到平衡。
确定了交通分配算法后,在路网上对OD矩阵进行分配时首先需要计算路
径的阻抗,即路阻。路阻函数(li
kperforma
cefu
ctio
s)采用的是
BPRBureauofPublicRoads函数,函数的形式为:
式中:Tc分配流量所属路段上的行程时间T0零流量时的行程时间,为路段L与自由行驶速度V0之比V分配后的路段流量C路段通行能力
标定差数
参照《重庆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报告》的相关理论成果,并代入路阻函数
的相关计算参数,得到目标年高峰小时道路网流量分配结果。
5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计算
①通行能力
道路路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