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间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由此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二者的区别:两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由于生产工具没有重大变化,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加重剥削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使用,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4、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取决于工作日的长度,工作日最低限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最高限受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影响。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生产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为条件,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解决条件有哪些?(1)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GWG′)的矛盾是价值规律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2)解决的重要条件: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过程,但离不开流通过程。解决的前提或关键:劳动力成为商品。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6、某资本家雇佣工人300个,每人每月工资60元。每个工人月耗生产资料180元,生产产品120件,每件产品社会价值为6元。计算:
(1)这个资本家每月、每年分别从这些工人身上可以榨取多少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率是多少?(3)如果这个资本家改进技术,使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每件产品社会价值仍为6元,那么,这个资本家每月、每年分别可获多少超额剩余价值?解:(1)每月榨取的剩余价值(6×12060180)×300144000(元)每年榨取的剩余价值144000×121728000(元)
f(2)剩余价值率144000÷(60×300)×100800(3)每月获取的超额剩余价值(6×120×260180×2)×300144000162000(元)每年获取的超额剩余价值162000×121944000(元)
第四章1、试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原因(即决定资本积累必然性的因素)。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原因:(1)资本家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