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意义在于,当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时候,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得到超额补偿;当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时候,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刚好得到全部补偿;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时候,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得到部分补偿。8、假定某一年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亿元,赊销的商品价格总额为350亿元,到期支付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50亿元,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为100亿元,同一名称的货币年流通8次。而且,假定这一年中央银行发行纸币200亿元。试问:
(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2)纸币贬值还是升值?(3)单位纸币或每一元纸币值多少?解:(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1400350250100)÷8150(亿元)(2)根据题意,由于这一年中央银行发行纸币200亿元大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150亿元,所以纸币贬值。(3)单位纸币值:150÷200075
第三章1、简述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1)形式不同,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2)内容不同,前者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交换,后者是不同数量的价值之间交换;(3)主体不同,前者是使用价值,后者是价值;(4)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后者是为了获得更大数量的价值;(5)限度不同,前者有限度,后者无限度。2、剩余价值如何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而资本主义生产更重要的是价值增殖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而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了补偿其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出剩余价值,这一过程即为价值增殖过程。
可见,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
f价值。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关系?
二者的联系:(1)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量。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资本主义剥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将工人的劳动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