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2)对立(或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相互排斥,因为二者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不同方面。或者说,如果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无法还原为抽象劳动,就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或矛盾)。其解决的途径是交换。3、试述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而使用价值和价值构成商品的二因素。所以,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分别决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存在,同时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决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存在。总之,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4、试述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1)劳动二重性是首先由马克思发现和证明的,正是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这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枢纽。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以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基础。5、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1)货币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简单价值形式和扩大价值形式阶段,仅仅存在特殊等价物;在一般价值形式阶段,虽然出现了一般等价物,但是,一般等价物没有固定下来,所以,在这三个价值形式阶段货币没有产生。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种商品(例如贵金属金银)上,此时便产生了货币。(2)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6、论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2)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促使商品
f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也会产生效率和公平之间的矛盾。(3)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在供求关系和价格的相互作用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7、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