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本节前两节解决了生物个体的性状与基因的关系,以及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问题。本节则重在解决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既综合了前面两节内容,又为后面学习《人的性别遗传》和《生物的变异》奠定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需要构建的概念1核心概念:生物的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本教学片段涉及的2个下位概念: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②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表现显性性状。三、教学对象1知识上,初二的学生知道了基因控制性状,亲代一半的基因会传给子代。2能力上,学生正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阶段。3生活经验上,对亲代和子代间的性状表现认识比较模糊,如:自己的基因来自父母,但自己不是所有的性状都和父母一样。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关系②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2能力目标:分析孟德尔杂交实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问题。五、教学重难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六、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E
gage1展示豌豆的高度的这一对引入参与相对性状。2提问:孟德尔用纯种高茎和矮茎的豌豆杂交,发现子一代的豌豆全部都是高茎的,这是为什么呢?Explore1提问:性状是不能直接传探索揭示给子代的,而传递的载体是什
1
学生活动思考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思考动手操作
①做出假设,让学亲自实践探究和
f么?2带领学生做出假设,用红色塑料板和透明塑料板来代表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展示基因的传递过程。3讲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这几个术语。Explai
1带领学生分析子一代的基解释阐述因组合,结合孟德尔实验结果,推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的是显性性状”的规律。2小结这个教学片段所要展示的有关基因显性和隐性的内容。Elaborate1给出提示,让学生利用已精制扩展经知道的规律去解释子二代的性状表现。2小调查:你是否能卷舌?Evaluate出示练习题评价反馈七、板书设计
思考。②通过模拟演示和比喻,化复杂为简单,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的信心,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
认真思考
①引导学生分析,从而更好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