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防措施
针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经过3天的认真总结、设备检修、人员上岗证件复查,为预防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制定以下预防措施。
1、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操作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麻痹大意、玩忽职守、满不在乎的情绪和态度,消除浮躁、盲动、急躁情绪,特别是施工管理人员,更要严格要求,做到安全隐患不消除不开工。HSE经理负责教育和督查,专职安全员负责每天的检查,班组安全员进行每天的安全交底和施工设备的检查。
2、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项目部对全体施工人员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操作人员熟悉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并针对突发的安全事件,学会如何正确应对并进行处理预演(如不能脱钩、发动机突然熄火时的停锤放锤,吸锤、翻锤的处理等)学会如何正确的进行保护自身安全。
3、每周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及时整改、消除事故隐患,不断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危险点、危险源的辩识和控制系统,对危险源、危险点实行动态管理,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4、对施工机械设备(配件)进行日、周、旬的例行检查,并依据机械运行履历书记录时间进行润滑油及零配件的定期更换。施工中经常对夯锤、脱钩装置、吊车臂杆及索具、卡具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5、现场施工区域用警戒线设置围栏,道路出口处设置门卫,建立可行的门卫制度(机动车辆出入进行登记,通过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提示和护送),不允许闲杂人员进入强夯施工作业区;专人负责夜间巡视。严格管理,保障现场治安和社会治安,杜绝打架斗殴、偷盗等刑事案件的发生。
f6、安全防范重点区域:对施工生产易发生危险的场地,如电源、夯坑、弯道、地形变化或沟坎等处;对公众会构成危险的场所,如交通弯道、用电设备作业场所;油罐、氧气瓶、乙炔等易燃易爆品存放区进行重点防范。
7、由于三标段地形复杂,场地狭小,本标段分区施工或与二标段交接处施工时,避免两台设备在一起交叉作业。
8、每天施工的夯坑进行及时的推平回填,并对场地进行细致的平整和碾压,以保证施工机械的行走和施工安全。
9、地形高低变化部位或填土区的边坡处,用推土机进行反复碾压,填土区边坡处的夯点施工,机械应距边线不少于5米。
10、如工期紧迫需要夜间施工时,用50KW发电机组及高亮度照明灯具对每个施工作业区进行照明,机组自带灯具对鹅头、门架、夯坑进行辅助照明;施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