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2.能力目标(1)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变化,更多地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仪式庆典、文化艺术等活动;(2)把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3.素质目标(1)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方面;(2)根据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社会生活的环境。(三)参考学时:128学时(四)课程学分:8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f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课时
教学内容:
1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2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1
职业生涯规划
3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4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5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教学要求: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
按照课程安排,学生从“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制定目标”“制定计划”分步骤、分阶段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
32
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
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
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
教学内容:
1塑造良好形象、展示职业风采;
2感受道德之美、恪守职业道德;
3提升道德境界、弘扬法制精神;
指导学生提高对
4建设法制国家、维护宪法权威;
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
5当好国家公民、崇尚程序正义;
能力,对是非的分析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6依法维护权益、预防一般违法行为、避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
免误入犯罪歧途;
己、依法做事、依法
7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依法进行生产经营。维护权益、依法同违
32
教学要求:
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
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能力,成为具有较高
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法律素质的公民。
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
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
力。
教学内容: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及企业的生产与经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营;2个人的收入与理财;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4坚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