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例3
1、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20
20+1020+10
X50
X+2050+20
50+a50+a
50+a-a50+a-a
X+2070
X+20-2070-20
2、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
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4、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4
1、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能解决的就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
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
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
3、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
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一的第4、5、6题。
第4、6题做在书上,第5题写在作业本上。
f板书: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时等式的性质。
X+1050解:X+10-1050-10
X40
教学后记:
f第三课时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7~12题。
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3
16+a27+b
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X+851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选3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
二、完成第6页的7~12题。
1、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是含有未知数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就能很快知
道最后的结果。
2、第9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错在哪里,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
造成的?怎样改正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一些什么?
3、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教师要特别关注前面解题还有错的学生,争取人人过关。
集体订正,分析错误原因。
4、第12题。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