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平均得分为268分,学生的得分率为45。学生对第23题答错的比较多。学生基础还是可以的。第四部分解答题,共20分。平均得分为706分,学生的得分率为353。对于证明题学生把握的不好。学生对第25题答错的比较多。第五部分应用与探究,共20分。学生的平均得分为444分,学生的得分率为222。最后一部分难度最大,失分最多。2、失分原因分析:①部分学生对几何证明和计算时思维混乱,概念不清,推理思路混乱,说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②还有部分同学逻辑混乱、思路不清,审题不清;有的概念不清,把一些内容不加区分,如在求数字之积,而部分学生写成数字之和,从而造成计算失误。反映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另外,审题不清,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也是失分的重要原因。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启示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发现学生虽然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不能灵活运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学生的感悟能力也比较差、语言的组织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我们在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因为,只有加强平时基础的积累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数学教学水平。2、也要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记忆、理解、观察、计算、推理证明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
2
f3、在教学当中要注重数学答题的书写要求和规范。4、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由于数学课程理论性强,枯燥无味,知识联系紧密,逻辑思维严密,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这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以及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感悟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方面下工夫,加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学生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五、对今后命题的建议1、继续保持多题型的特点,充分发挥各类试题的功能。2、继续保持三维目标体现在试卷之中,结合《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3、命题时注意题的难易程度,考虑到全县初中地区环境,办学条件等各方面的差异;4、对考查学生能力方面的试题多一点,做到既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增加一些探究性的试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考题,结合平时实验教学的过程出题;6、结合每年的中考试卷,从题型和结构向中考试卷考虑,加强中考训练。
3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