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A.商品交换C.商人阶级)200504B.商品生产D.商业企业)200504
2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称之为(A.产品流通C.产品销售
B.商品流通D.商品销售)200607
3在各种竞争手段中,见效快、易被消费者接受的是(A.信息竞争C.经营竞争B.产品竞争D.价格竞争
4.将竞争分为商品竞争和商誉竞争的分类标准是(A.竞争对象C.竞争内容
)200607
B.竞争形态D.竞争手段)200607
5.在卖方市场中,由于市场商品普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而此时形成(A.生产者主权C.商人主权6.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终级目标是(A.交换C消费B.政府主权D.消费者主权)200607B.生产D.流通
7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被称为(A.价值C.价格8.发达的商品流通可以表述为(A.WGWC.WWB.使用价值D.交换价值)200704B.GWG′D.GW
)200704
9.在以下各因素中,不属于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基本因素是(...A.流通中的商品数量C.货币流通速度B.商品价格水平D.国民收入水平
)200704
10.竞争是建立在利害或损益关系上的,所以它决定了竞争规律作用的(A.强制性C.排他性B.自发性D.不确定性
)200704
11作为经济社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基础是(A.价值B.价格
)200707
fC.使用价值
D.交换价值)200707
12.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了(A.农业C.畜牧业B.商业D.工业
13.在市场竞争中见效快、易被消费者接受的竞争形式是(A.信息竞争C.产品竞争14.与货币流通量的多少成正比的因素是(A.货币流通速度C.货币价值15GWG′是A.物物交换形式C.发达商品流通形式16.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A.生产剩余C.货币流通17.物物交换出现在A.原始社会早期C.奴隶社会中期200804B.原始社会后期D.奴隶社会晚期200804B.商品交换D.社会分工200804B.经营竞争D.价格竞争)200707B.商品价格D.经济发展水平
)200707
B.简单商品流通形式D.复杂商品流通形式
18.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衡量每一个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是A.劳动时间C.使用价值B.货币D.劳动)200807
200804
19在发达商品流通中,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A.生产C.商品
B.消费D.货币)200807
20.相对均衡的市场供求关系,其主要特征是供求差额(A.较小C.为零21.竞争规律作用的特点不包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