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消费者的感观判断。、、同品种食用农产品具有同质性,其物理外形和内在营养价值并没有大的差异,不象电脑、手机等工业耐用消费品能通过外观和功能设计轻易实现差异化,消费者能轻易判断其价值大小。例如,同样是电脑,却可以开发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一系列产品,价格各不相同,消费者能毫不费力地辨别其性能和效用差异。而供食用的生猪或饮用的原料奶,很难再继续细分品种,品类单一,外形一致,食用价值趋同,消费者只能通过外观、经验常识、包装信息等感知来判断其价值大小。利用食品的同质性特征以及消费者对食品的感官判断,不法经营者往往凭借“人为制造看起来不错的差异”来获取竞争优势和非法收益,如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作用是为了让其看上去更有营养价值,在饲料中掺入“瘦肉精”的作用是为了提高瘦肉所占的比例,这就为食品安全事件留下了隐患。食品的独有特性,决定了食品安全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而我国的监管漏洞和诚信环境差等因素则使得国内食品安全事件显得尤为突出。
三、环节间形成完整的非法利益链条,各环节间形成完整的非法利益链条,食品安全事件隐蔽性高
近年来国内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一个明显的共性,那就是各环节间形成了完整的非法利益链条。仅仅是一个环节出现漏洞时,问题总容易被发现并且较快得到解决,如果整个链条甚至是整个行业都出现问题时,最终就变异成“你知我知就消费者不知”的行业“潜规则”。这种“公开的秘密”其实更具隐蔽性,足以“以假乱真”地欺骗“信以为真”的消费者,并且有时由于极少数监管人员
f也牵涉到利益链中,对非法行为视而不见,使得“潜规则”一直能“潜伏”下去。利益的诱惑,驱使行业“潜规则”中的不法经营者无视道德底线,漠视人的生命健康,给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失,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训是惨痛的,值得我们反思。在这次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中,牵涉到“瘦肉精”来源、养殖户、经纪人、采购员、检疫防疫、票证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非法利益链条。因牵涉面广、集体作案,其事发后的不利影响往往具有轰动性,有时足以毁掉一个行业。在非法利益链下,一些看似荒谬、极不合理的事情居然也发生了:每头猪花两元钱左右就能买到号称“通行证”的检疫合格等三大证明,再花上一百元打点河南省省界的检查站,便可以一路绿灯送到南京一些定点屠宰场,无需检测“瘦肉精”,每头猪交10元钱就能得到一张“动物产品检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