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生的认识特点:一方面,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已具备一些有关浮沉现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对物体的浮沉现象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其中最典型的是:有的学生会认为“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并不了解浮沉的实质,也不能理性地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际的浮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切入点,通过逐步引导,让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本质、正确的认识。在解释潜水艇和浮筒的浮沉原理时,由于学生不知道它们的结构特点,所以感觉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运用动画、图片等,向学生介绍其结构特点,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启发学生思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f(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2)了解潜水艇、浮筒浮沉的工作原理;(3)应用浮沉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2)通过师生互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潜水艇、浮筒的浮沉原
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潜水艇、浮筒的浮沉原理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2)通过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通过新闻时事和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物理的情感;【教学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难点】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潜水艇、浮筒的浮沉原理。【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有效的设问引导,让学生亲历物理知识的构建过程;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综合应用实验演示、讲授、谈话和讨论等多种方法,并辅以多媒体等手段,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以学生对浮沉现象认识的前概念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的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
f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观察思考、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得出
结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受到科学思维方法训
练以及协作精神、探索精神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水槽、烧杯、水、小铁块、木块、细线、鸡蛋、盐、塑料瓶、
剪刀、小药瓶【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海上阅兵核潜艇
观察实验形象感知
漂浮、悬浮、下沉、上浮引出问题:物体的浮沉条件
实验探究总结规律知识应用拓展提高
漂浮、悬浮:理论分析下沉、上浮:实验分析
潜水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