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白居易《南湖早春》赏析
南湖早春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译文】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注释】1、南湖:彭蠡湖,即鄱阳湖。《太平寰宇记江州》:彭蠡湖在(德化)县东南,与都昌县分界。湛方生《帆入南湖诗》:彭蠡纪三江,庐岳主众阜。2、早春:初春。3、风回:春风返回大地。4、云断:云被风吹散。5、返照:阳光重新照射。6、乱:繁多。意为漫山遍野都闪现着。7、碎红:杏花花苞刚刚绽开露出点点红色。8、发:开花。9、水苹:水上浮苹。10、翅低:飞得很低。11、白雁:湖边的白鸥。12、舌涩:指言语不流利。涩,形容叫声艰涩,尚不连惯婉。13、黄鹂:黄莺。14、不道:不是说。【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因而诗中在写出美好春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贬官远方的抑郁心情。【鉴赏一】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这也是在江州时留下的作品。《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大雨刚过,地面和湖上经过雨水的冲洗,妩媚之中更添清新之感。早春时节,尚有冷气袭人,而阳光返照,不仅景色秀丽,复有温暖明快之感;山杏发,水苹生,欣欣向荣,红绿相映,色彩对比鲜明,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毫无秩序可言,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之态,故用乱字点出;而湖面之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地铺在水面上的绿色草坪,故
f说平铺。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苹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四句之中,云、雨、阳光、山杏、水苹几个意象的描写都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早春征候。然而若尽乎此,又似乎有些美中不足,原来还缺少最具生命活力的动物。五、六句翅低白雁飞仍r